|
【工艺】中国梦·践行者不识字母却绣出84米英文长卷 潮绣工艺师忧心潮绣“后继无人” |
【gongyi2】2017-9-1发表: 中国梦·践行者不识字母却绣出84米英文长卷 潮绣工艺师忧心潮绣“后继无人” 刘楚钿在介绍她的作品。人物简介:刘楚钿,女,1965年3月生,珠海市潮绣工艺师。为了唤醒世人对潮绣的关注,先后花了14年绣出长60米长中文版和84米长英文版书籍作品。她既是工艺大师又是文化传 中国梦·践行者不识字母却绣出84米英文长卷 潮绣工艺师忧心潮绣“后继无人”刘楚钿在介绍她的作品。 人物简介:刘楚钿,女,1965年3月生,珠海市潮绣工艺师。为了唤醒世人对潮绣的关注,先后花了14年绣出长60米长中文版和84米长英文版书籍作品。她既是工艺大师又是文化传播者,几十年如一日地执着专注于日渐式微的潮绣,为潮绣技艺的发扬光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。 大洋网讯 今年52岁刘楚钿,视力已经大不如从前,从五岁开始学刺绣,天天与针线打交道的她,今年至今却没捏过针线。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如果不戴老花镜,根本无法下针,现在不得不慢慢退出一生钟爱的刺绣”,刘楚钿有些遗憾地说,而更让她忧心忡忡的是,随着她以及一些前辈陆续淡出,潮绣真的开始要后继无人了。 一个“w”就要绣半小时 刘楚钿是潮州人,50年前,潮州很多家庭妇女都会刺绣,她家也不例外,自幼便受家庭熏陶,5岁起跟着母亲和姑婶们学刺绣,后跟随当代潮绣大师林智成先生学艺。出师后,她几十年热衷潮绣孜孜不倦,是潮绣工艺的重要传人之一,目前定居珠海。 眼见潮绣日渐式微,为了唤醒世人对潮绣这一传统工艺的关注,2003年,她决定用潮绣技艺绣一幅“老外能看懂”的书籍作品。为此,刘楚钿整整花了四年时间,每天在自家窗前的绣榻上平均工作近10个小时,最终一幅长达84米、宽0.33米的英文版书籍在2007年呈现于世人的面前。 刘楚钿说,她自己根本不懂英文,此前甚至连英文字母都不认识。她说在绣英文时,最怕的是绣字母w,因为花体w字母面积大、花样多,绣一个w字母起码需要半个小时,一天自己最多只能绣30个字母。 刘楚钿介绍,这卷英文版书籍作品绣在了一种叫做双宫绸的丝绸布料上,这种布料就是古代皇帝颁布诏书的绸缎,如果保护得当,可以保存上千年。但是在这种布料上刺绣难度比别的布料大得多,稍有疏忽,字迹变形,整张作品就会报废。一般的刺绣师傅根本不敢选择在这种绸缎上刺绣,“我用双宫绸,一是想证明自己的功力,二是要证明潮绣,不输给蜀绣、湘绣和苏绣”。 6000多篆体字绣了10年 实际上,早在该书籍作品英文版刺绣问世之前,刘楚钿已花了十年时间潜心绣了一幅长60米、宽0.33米的中文版丝绸缎子。作品问世之后,让众多书法大家和刺绣技师惊叹的是,该作品同时包含鸾凤形、麒麟形等32种篆体书法。 为什么60米长的中文作品远比84米长的英文作品耗时多得多? 刘楚钿说,这幅丝绸缎子完工后非常壮观,一部6000多字的书籍作品用了鸾凤形、麒麟形、蝌蚪形、蟠龙形等32种篆体书法,每个字针脚细密,象形写意,惟妙惟肖,给观者带来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。 “最难的是绣鸾凤、麒麟、蟠龙这些吉祥动物,印版时小得都看不清,但却要绣出来栩栩如生”,刘楚钿笑着说,“它们的眼睛、尾巴都要绣活”。一个普通的中文字要绣上250针至1000针,而麒麟形等复杂的篆体文字,几乎每个字都在2500针以上,一天下来也绣不了几个字。 1993年,她突发奇想决定用32种篆体书法绣一幅长卷作品,这个奇异的想法一开始就得到家人的支持。为此,她整整十年,心无旁骛,几乎是每天从早上8点一直绣到晚上11点多,最终中英文版两幅作品均成功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。 除了吃饭、睡觉等,这两幅作品耗去了她14年光阴里的绝大部分时间,为了让她能专心刺绣,丈夫将家务活全包揽下来了。 刘楚钿与她的作品合影。 视力渐差放弃绣梵文版 在中英文版长卷相继完成后,她原本还计划绣一幅近100米长的的梵文作品。为此,她和丈夫花了几年的努力,终于找到梵文的完整版。刘楚钿说,本来这个“梵文版”是自己潮绣工艺生涯中最后一个大心愿,也打算作为自己的收官之作,绣完后就封针再不绣了。 可惜,因为40余年潜心刺绣,视力开始衰退,刘楚钿从去年下半年起,如果不戴老花镜,她根本没办法下针。实际上,几十年针不离手的她,从今年开始再也没有绣一幅作品,“不得不开始逐渐退出自己钟爱一生的刺绣技艺”,刘楚钿声音有些颤抖地说。 刘楚钿说,如果再绣这样一幅长卷,肯定力不从心,“我不可能保证成功,所以只好放弃绣这幅作品,本来我版都印好了,这也是我刺绣生涯中的一大遗憾”。 忧心潮绣“后继无人” 虽然,刘楚钿一次次用惊人的毅力绣出一幅幅惊艳世界的作品,呼唤世界关注潮绣,但如今潮绣还是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。对此,她忧心忡忡地说,“现在在我老家潮州,从事潮绣的艺人估计只有几十人了,其中具备精品创作水平的绣师更是少之又少。她们平均年龄都有50来岁,最大的70岁,最小的也已40多岁”。 基本上,如果视力开始下降,50多岁的绣工便慢慢退出,再过几年,更没几个人坚持绣了。刘楚钿说,年轻人不愿学习刺绣,很大原因是这行业越来越不景气,现在想以此为生十分困难,刺绣市场越来越窄,书画家画一幅画只要几天,绣一幅画要好几个月,甚至上年。“我十年前还开过店,但是卖作品的钱都不够付铺租,后来不得不关闭了店面。” 刘楚钿说,年轻人现在就算没上大学,随便找个工作可能都比刺绣赚的钱多,因此现在根本没有年轻人愿意做这“苦活”。刘楚钿抚摸着一幅她绣的《花开富贵》图语气沉重地说,“原来打算收几个聋哑孩子为徒,作为一项生存本领教给她们,但这行业现在发展得太艰难了,学了也未必能养得好自己,于是只好作罢”。 文、图:广报全媒体记者陈治家 瓷砖相关 工艺陶瓷工艺技术工艺镜工艺工艺礼品工艺瓷,本资讯的关键词:刘楚钿作品刺绣潮绣中国梦英文版工艺践行 (【gongyi2】更新:2017/9/1 20:26:11)
|